? 原创:关于奢侈--西安珏佳管理经典-资讯动态-珏佳企业管理咨询(西安)有限公司

欢迎光临珏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西安站官方网站!

全国网点:上海|南京|合肥|武汉|成都
咨询热线:150-0296-2597

原创:关于奢侈--西安珏佳管理经典

发布时间:2018-09-26 13:59:50 发布者:admin 浏览次数:515次

原创:关于奢侈
 

   从最早的“酒池肉林”开始,奢侈就与丢失政权、道德败坏、贫富悬殊等等紧密相连,几乎一切失败,都与主角的奢侈行为有关:秦的阿房宫、汉末贵族广建园林,生活奢靡,婚嫁排场和厚葬、隋炀帝对异邦人士的盛情款待、《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北宋末年的奢华、明末的江南生活,以及慈禧太后的颐和园,这些现象出现之后,伴随的就是恐怖的王朝灭亡。

   与奢侈相对的,是对“俭朴”的高度推崇,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勤以修德……”云云,都是流传久远的律令,
可以不假思索地成为我们的口头禅。

   但如果仔细看看历史上这些著名的奢侈消费,就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公款消费。不管是皇帝还是高官大臣,基本都是国库连通他们个人的私库。花国家的钱等于花自己的钱,当然不心疼。

   反倒是一般的老百姓,哪怕是稍微有点结余的,对己对人,基本都是简朴之极,甚至吝啬之至。《笑林广记》里专门有“贪吝部”,讥讽古人的贪婪与吝啬:

   有性吝者,父子在途,每日沽酒一文,虑其易竭,乃约用箸头蘸尝之。其子连蘸二次,父责之曰:“如何吃这般急酒!”

 《笑林广记》固然不堪为历史材料,但如果仔细看看这些被讥讽的人,却几乎全部为平民百姓,这可以说明——无论什么人,只要是花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没有不反复计算者,而只有来钱太容易,或者花别人的钱,才不会斤斤计较若此。

   所以,中国古代有关对奢侈问题的批判,指向的是皇帝和大官僚,是一种对浪费公帑的道德劝诫,它不是说给一般平民百姓听的,平民百姓切莫会错了意。你,并没有奢侈的资格。

   公家的钱财,怎么花掉,是全体人民的意志;个人的钱财,怎么花掉,只要不违法犯罪,都是个人的事情。

   就这么简单,这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常识。

   但囿于长期的贫困,我们对奢侈的认知,仍然很缺乏。

   第一,是把奢侈和贫困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正是因为你们这些人的奢侈,才造成另外一些人的贫困。诗意表达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一定意义上,这两句诗是对的。政府的高税费,聚集大量财物,但这些财富被掌握权力的私人(朱门)无限浪费,而并没有用于一般老百姓,老百姓冻饿而毙,并不妨碍他们的奢侈浪费。这样,两者之间是可以建立因果关系的。

   如果政府税费合理,但公共服务不到位,仍然不能保证每个人的饱暖。那么,这跟某些人(也算朱门)在饭馆花他们的钱大吃大喝,有多大关系呢?在这种情况下,“朱门酒肉臭”与“路有冻死骨”两者之间,就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只有一些间接的相关性。

   在有效的现代财政预算、决算制度下,社会奢侈与否,无关贫富悬殊。

   第二,奢侈消费与财富分配有正相关性。

   承上所说,遍观今日世界,一个没有奢侈消费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贫穷国家;奢侈消费越多的国家,越是发达国家。因此,有奢侈消费,奢侈消费越多,表明该社会有财富,总财富越多。

   没有奢侈消费的社会,一定穷得一塌糊涂。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实际上,我们的很多消费行为都属于奢侈消费,如果要杜绝奢侈消费,维持温饱就可以了。但如此一来,科技、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

   3元一斤的大米是正常消费,100元一斤的大米就是奢侈消费;100元一件的衣服是正常消费,10000元一件的衣服就是奢侈品;几十块钱的电子表可以看时间,10万元的手表就是奢侈品;5万元的轿车是必需品,500万元的轿车就是奢侈品……

   问题是,研制和生产高档大米、手表、轿车等等,不仅需要精益求精的技术,还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有些奢侈品,是长达几代人的钻研和投入的结果。

   可以说,只是因为人类有了对奢侈品和奢侈消费的追求,人类的生活才逐渐变得美好。譬如轿车的防抱死系统,一开始只是宝马和奔驰的专属特殊装置,但是现在几乎是所有轿车的标配。

   在一个追求奢侈品的社会,能工巧匠才能够取得属于他的最好报酬。

   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从事技能型的工种,而只是一门心思想着去坐办公室做白领?

   我认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几乎是一个没有奢侈品,并且在舆论上敌视奢侈品的社会,加之造假成本很低,导致中国的产品,与国际上最顶级的东西相比,要么总是差一口气,甚或工艺粗糙,总之卖不到一个好价钱,自然无法给工匠更好的报酬,于是大家就是混混日子而已。这样一来,做工匠几乎就成了不思进取的代名词。

   现在讲消费要升级,但如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成为奢侈品和奢侈消费的雄心,见多识广的消费者是不容易掏腰包的,他们还是会用脚投票,想方设法把钱花到欧美和日本去。


西安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