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份外之事,该不该做?--西安珏佳管理经典
发布时间:2018-09-30 11:38:34 发布者:admin 浏览次数:551次
原创:份外之事,该不该做?
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到底该不该做?我相信你很多职场人士都在这个问题上犹豫过,实际上对额外任务来者不拒,不仅会在短期内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自身工作压力过大的危机,从长远来看,还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隐患和障碍,那么如何对待而外任务呢?
如果你问我:干完那些额外任务有什么收获?我会老实地对你说:收获是有的,但传说中的能力和技能的提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最大的收获是搞明白了前辈们的教导其实是很忽悠人的。
其实,“多干活有好处”是一个很笼统很忽悠的观点。没原则、没节制、没技巧地多干活,到头来即便不累死也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试想一下,我在前辈的催促下十万火急地帮其赶工,而耽误了自己负责的项目,他的直线上司会怎么看?与他共同负责一个项目的同事会怎么想?假如他当初不答应前辈的要求,或者即便答应了还是以自己的项目为重不顾前辈的催促按既定步调工作,那前辈会怎样对待他?会不会在别人面前说一些对他不利的话?这种额外塞过来的任务,接不是,不接也不是,真是进退两难、危机四伏呀!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对额外任务来者不拒,不仅会在短期内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自身工作压力过大的危机,从长远来看,还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隐患和障碍。原因很简单,那些找人代劳的人也不是傻瓜吧,什么事能委托给他人什么事得自己亲手掌控他们分辨不出来吗?能够随意让他人代劳的事十之八九效益小、附加值低,这种杂事干得再多也不会对职业技能的精进带来多少实质性帮助。
而且,经常忙于替别人处理杂务,就会无可避免地占用自己处理正事的时间,精力和思维。再者,杂活接得越多就越难以拒绝,越难以拒绝就越接越多越演越烈,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恶性循环。
因此,长期对别人塞过来的事务来者不拒,势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自己的时间利用率、稀释自己的专业技能、损害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如何处理额外任务?
那么,是不是说咱们应该一概拒绝所有额外任务,埋头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呢?不是的,不要动不动就搬出“all or nothing”的态度,它不够成熟,也不够理智。来者不拒的危害,我在前面分析过了,而一概拒绝的坏处也是可想而知的。一个在工作中不愿对别人施以援手的人,等于在自己周围筑起一堵高墙把自己困在其中,隔绝了与他人建立关系以及让自己多作尝试的可能,最终作茧自缚孤立无援。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各种额外任务不期而至是职场中的一种常态。只要咱们懂得适当周旋妥善处理,就不会被没必要没价值甚至有风险的额外任务所累,也不会错过有意义有价值甚至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机会。
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琢磨出来的应对额外任务的逻辑和方法吧。它有三个步骤:
1、明确界限
弄清楚两个界限:一、自身职责范围;二,你与对方的工作关系。
工作业绩总是与工作职责挂钩的。企业中每个岗位的责任,是通过完成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任务,为自己所在的部门创造业绩。因此,你的职责范围以及你所在部门的职能范围就是用来区分哪些活该干哪些活不该干的第一道界限。微博课上有一个同学说,在她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曾经因为帮助其他team的同事干活,而招致自己的主管不满。我也曾经毫不客气地批评过一个不假思索就帮其他部门做事,终因能力不济搞出乱子让我去收拾的下属。盲目地帮助别人,只会让自己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
二、管理期望
在了解期望的过程中,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审视这些期望。然后诚恳地告诉对方,哪些期望你可以办到,哪些你办不到,以便对方进行考虑和选择。
三、达成协议
当你完成了第一步,知道这件额外的任务,不会与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及部门的利益和原则产生冲突;然后你又完成了第二步,明确了那些你力所能及,又符合对方期望的事项。接下来就是第三步了,把你与对方商定的事情变成协议。
这样,从而过滤掉那些不该接的活儿,并且在那些该接的活儿上设置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
西安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