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团队的三大核心
发布时间:2025-10-03 16:48:12 发布者:西安猎头公司 浏览次数:20次
带团队的三大核心
怎么高效带团队突破业绩瓶颈?目标、过程、反馈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凡事有目标,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反馈。
一、凡事有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更是团队工作的核心方向。它从来不是简单的命令,而是一份需要团队共同承担的责任。不少管理者布置工作时,要么目标模糊不清,要么干脆没有明确目标,结果团队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半天摸不着重点;还有些时候,目标倒是清晰了,但没跟团队达成共识,下属打心底里不认可,就算硬着头皮做,也很难出效果。
那到底该怎么制定一个能落地、能驱动团队的好目标?
1. 清晰具体
目标必须有精准度,不能模棱两可。制定时要重点做好量化和拆解,这里可以参考经典的 “SMART 原则”:
具体的(Specific):目标要明确到 “可落地的动作”;
可衡量的(Measurable):能量化才能考核,没有考核标准,永远不知道工作做得好还是差 ;
可达成的(Attainable):不切实际的目标会打击士气,太容易的目标又没挑战性,好目标得是 “跳一跳够得着” 的;
相关的(Relevant):目标要围绕 “结果” 走,所有努力都得指向最终价值,而不是为了 “做动作而做动作”;
有时限的(Time-Based):必须明确 “什么时候完成”,不能无限拖延,目标越清晰具体,下属的行动就越有方向感,执行起来也更有劲儿。
2. 充分沟通
制定目标不能 “一言堂”,既要自上而下传递方向,也要自下而上倾听意见。跟下属敲定目标时,一定要花时间沟通,直到达成共识。别只跟员工说 “去做这件事”,却不解释 “为啥要让你做”—— 把工作背景、行业趋势、客户需求讲清楚,下属才明白 “这件事的价值在哪”。
另外,交代任务时要把关键信息说透:最终目标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截止时间是哪天?需要用到哪些资源(比如预算、人脉、工具)?遇到问题该找谁对接?沟通到位了,下属执行时才不会走偏、不会卡壳,也能减少后续反复调整的成本。
3. 赋予目标意义感
目标的本质是 “责任”,但要让下属主动扛责,就得给目标赋予 “意义”。你得跟团队讲清楚:这个目标对客户有什么用?对行业有什么价值?对团队有什么好处?对员工个人有什么成长?
没人愿意为别人的目标拼命,大家只会为自己的价值干活。只有让下属看到 “这个目标跟自己有关”,才能激发他们的自驱力。让员工带着意义工作,比任何物质激励都更能打动人心。说到底,目标就是搭建在 “需求” 和 “行动” 之间的桥梁,凡事有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了目标,下一步就是执行。但执行不到位,结果就会缺位,再完美的目标也只是一句空话。
二、件件有结果
这里说的 “结果”,不一定都是好结果,哪怕是没达标的坏结果,也得有明确反馈 —— 最怕的是 “做了半天,不知道干出了啥”,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要让每一件事都出结果,关键要抓住两个点:
1. 结果导向
你得盯着 “结果” 走,把精力聚焦在和结果挂钩的关键事上,别陷入 “瞎忙” 的陷阱。简单说,就是时刻保持 “目标感”:清楚自己要达成的业绩结果是什么,然后判断 “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比如这个月要冲 100 万业绩,那你就得拆解:每周要签下多少客户?每天要跟进多少意向单?哪些客户是重点突破对象?把时间维度拆细,明确 “这个月做什么、这周做什么、今天做什么”,才能抓准重点。
稻盛和夫说“心不唤物,物不至”,你对结果的渴望有多深,能拿到的成绩就有多大 —— 心里装着结果,行动才不会跑偏。
2. 过程管理
好结果从来不是 “等出来” 的,而是 “管出来” 的。
不少管理者犯了一个错:布置完任务就当 “甩手掌柜”,不管过程只问结果,最后没达标就怪团队能力差。
但你要知道,人都有惰性,大家不会做你 “希望的事”,只会做你 “检查的事”。所以过程管理必须跟上,尤其是对销售、运营这类直接影响业绩的团队。
拿销售团队举例,过程管理的核心是 “五抓”,而且顺序不能乱:
第一步先抓状态—— 员工没干劲、情绪低落,再强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状态好才是生产力的基础;
状态没问题了,再抓工作习惯—— 比如 “每天跟进 5 个老客户、3 个新客户”,习惯养成了,效率自然会提升;
接着抓工作流程—— 确保员工按标准流程做事,避免因流程混乱出错;
流程顺了,再抓工作技能—— 比如谈判技巧、产品讲解能力,针对性补短板;
最后抓工具—— 给员工配齐能提高效率的工具,让他们少走弯路。
很多管理者辛苦半天却拿不到结果,就是因为 “五抓” 的顺序乱了 —— 比如员工状态差的时候,天天给他们做技能培训、写工作规划,人家根本没心思听,再好的方法也没用。记住:过程等于结果,把过程管到位,结果再差也不会偏离太多。
三、事事有反馈
不 管员工把事做成了什么样,是达标了还是没达标,你都必须给反馈。没有真实有效的反馈,下属就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成长自然会变慢。一个能驱动团队进步的好反馈,通常有两个核心特点:
1. 及时性
员工完成一项工作、拿到结果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反馈,尤其是正向反馈,时效性特别关键。过了反馈的最佳时机,再棒的奖励也没了激励劲儿 —— 比如员工这个月超额完成业绩,你等到下个月才表扬,他的成就感早就淡了。
如果员工长期拿不到及时反馈,会觉得自己 “没被放在心上”,工作热情会慢慢消退,甚至变得敷衍。及时反馈不只是对 “过去工作的认可”,更是对 “未来工作的指引”。
2. 建设性
反馈得 “有用”,能帮下属解决问题、提升能力,这才叫有建设性。首先要做到 “对事不对人”:拿事实和结果说话,别带个人情绪,也别凭喜好判断 。
其次要 “直指核心”:别绕圈子说废话,要切中问题本质,还要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反馈是管理者的基本功,及时又有建设性的反馈,能让团队能力快速提升,业绩自然也会跟着涨。
最后总结一下:年底冲业绩的关键期,管理者要想带团队拿结果,就离不开这十二字核心:凡事有目标,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反馈。把这三个动作做到位,团队执行力会越来越强,业绩突破也会水到渠成。